《蜡烛的变化》学设计

时间:2024-06-21 14:48:40
《蜡烛的变化》教学设计

《蜡烛的变化》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让教学工作更加有效地进行。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蜡烛的变化》优秀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蜡烛的变化》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体验探究的乐趣,乐于合作交流,愿意用科学的眼光看待周围事物。

2.会设计、完成简单的实验,能对实验现象进行简单归纳。

3.认识物质变化的两大类:一类仅仅是形态的变化,另一类是产生新物质的变化。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变化无处不在,秋天到了,枫树的叶子会有什么变化?老师手里的粉笔,当用它来写字时,写一会儿,粉笔会有什么变化?

师:其实我们生活中,时常上演着各种各样的变化。(课件)这节课,我们就来借助蜡烛来研究物质的变化。

二、探究蜡烛的变化

师:如果让你使蜡烛发生变化,你会有哪些方法?

师:老师为你们准备了一些材料,你将怎样利用这些材料来做实验?小组商量一下。

学生讨论,汇报。(可以用刀切,加热,压碎,点燃,用烧杯罩住,烧磁碟等)

师:实验前我们还要看一下这个温馨提示(课件)。

生开始实验。教师巡视,督促小组填好实验单。

师:探究好了吗?没填好实验记录单的小组赶快填好记录单。现在就同学们把研究成果展示出来,大家共同分享。同学们认真倾听,同组同学随时准备补充,其他同学有疑问可以提问。

学生汇报本组做的让蜡烛变化的实验。教师给予小结。

师有意说出“产生新物质”、“形态改变”等,为学生归纳提供指向。

师:刚才同学们用各种方法让蜡烛发生了不同的变化。其实这些变化可以分为两类,你知道是哪两类吗?不知道没关系。我们继续探究,一定会发现物质变化的这个秘密。

三、探究其他物体的变化

师:我们继续探究下面的六种变化,它们是:

向石灰水里吹气      往碱中倒醋

捏橡皮泥            把食盐放进水中

折叠纸玩具          把鸡蛋放进醋中

师:请每组同学只能选两个来做。(小组长依次选择)

实验前请同学们先猜测一下会有什么变化。

(小组长和小助手取材料,小组实验)

师:现在来展示成果。

学生汇报,教师在每次汇报会都强调是形态的改变还是有新物质的产生,并分别板书。

师:如果现在让你把物质的变化分类,你会吗?

小结:我觉得应该分为两类,一类是产生了新物质的变化,如“向石灰水里吹气”、“往碱中倒醋”、“把鸡蛋放进醋中”,一类是没有产生新物质的变化,如“把食盐放进水中”、“捏橡皮泥”、“折叠纸玩具”。

生:一类是产生新物质的变化,一类是形态的变化。

师:(总结板书)物质的变化,一类是仅仅是形态发生变化,另一类是产生了新的物质。

师:前面我们研究了蜡烛的变化。蜡烛发生了很多变化,他们都是什么变化呢?

小结蜡烛的变化中既有形态变化又有产生新物质的变化。

四、生活拓展

师:现在让我们走进生活。生活中也有很多的变化,他们都是什么变化呢?

学生说说生活中的变化,并分类。

书上31页的各种变化也请同学们说一说。

五、游戏

用橡皮泥做模具,把蜡块熔化并浇铸各种形状的物体。(试时间而定)

  《《蜡烛的变化》教学设计2

一、 教学内容

青岛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物质的变化》单元第16课《蜡烛的变化》。

二、教材分析

《蜡烛的变化》是青岛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物质的变化》中的一课。

本课选取学生熟悉的蜡烛作为研究对象,借助蜡烛受热溶化、受冷凝固、燃烧发光等一系列现象,揭示变化的两种基本形态。教材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通过研究蜡烛的变化,认识事物的两种基本变化,第二部分分析生活中的现象属于那一种变化。第三部分学生动手实验,在实验中观察现象,分析得出属于那一种类型的变化。这些内容将为学生进一步学习物质变化知识打下基础。

三、学情分析

物质的变化现象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如停电时家家户户都点燃蜡烛照明,用面团做馒头,折纸,用木棍取暖、做饭,捏泥人等。因此,学生对这些现象司空见惯,不用刻意的观察,就已经有了一定生活经验。这是学生探究物质变化现象的重要基础。

但是,由于受知识、能力和习惯的局限,真正有目的、有计划的去观察这些现象,并进行深入探究的学生却很少。所以学生的这些经验基本上还是浅层次的、杂乱无章的。引导学生用科学的方法来探究物质变化现象,并用规范、科学的语言把所获得的'认识上升为科学概念表达出来,还有一定难度,需要我们对学习方法和过程进行精心设计和指导。

四、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能从蜡烛溶化和燃烧的现象中,发现两种变化的主要特点。

2、能收集物质变化的证据,并能用恰当的语言表达。

3、知道物质的变化有两类:一类仅仅是形态的变化,没有变成新的物质;另一类会产生新的物质。

4、认识物质的变化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5、根据物质的变化特征对物质进行分类。

(二)能力目标

1、能对物质变化现象提出问题,根据生活经验做出猜测,并亲历探究加热、切割、燃烧蜡烛发生变化的实验过程。

2、能够实事求是、规范、有条理的描述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并由现象归纳概括出科学结论,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达出来。

3、会查阅书刊和网络等其他信息源。

(三)情感目标

1、能在实验的探究中,逐步养成勇于探索、独立思考、善于交流、分工合作的优良品质;

2、能体会到科学探究来源于生活,科学知识服务于生活。

3、加强科学探究要尊重科学证据的意识。

4、愿意与他人合作交流。

五、教学要点分析

教学重点:通过蜡烛溶化和燃烧的实验,认识物质的两类变化。

教学难点:寻找证据判断物质变化的种类。

六、教学准备:

教师演示材料:课件、蜡烛、火柴、白瓷碗。

学生实验材料:蜡烛、小刀、烧杯、醋、鸡蛋、橡皮泥、剪刀。

七、过程设计:

1.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课前你们准备了做实验的用品,并搜集了关于蜡烛变化的资料,现在说一下你对蜡烛有哪些认识?

生:我知道蜡烛能燃烧,能产生烟。

生:我知道蜡烛遇热能熔化成蜡油。

生:我知道物质变化有两种: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

师:通过本课学习,你想知道什么?

生:我想知道物质都能发生哪些变化?

生:我想知道面粉和鸡蛋混合制作蛋糕属于什么变化。

生:我想知道什么样的变化是物理变化,什么样的变化是化学变化。

生:我想知道蜡烛能发生哪些不同的变化?

……

师:你们真是一群爱科学的好孩子。相信通过本节学习,你的疑问能找到答案。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在不同条件下,蜡烛会发生哪些不同的变化。(板书课题:16 蜡烛的变化。)

【设计意图】让学生主动发言、积极质疑,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及时评价鼓励,有助于学生积极参与课前搜集资料、准备材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探究活动:

活动一:我们来观察蜡烛的变化

师:出示一支蜡烛,并点燃。引导学生观察,蜡烛有哪些现象发生?

生:蜡烛变短。

生:蜡烛燃烧的过程中会有一些蜡油留下来,并在蜡烛上结成块。

生:蜡烛的火焰有时候会跳跃或者抖动、蜡烛的灯芯也会变短。

师:蜡烛为什么会有蜡油流下来?蜡油从何而来?为什么又会结成块?

生:蜡烛本来是不会流下来的,是火焰把它烤化了,然后就流下来了。

师:说的真好!这叫受热熔化、遇冷凝固。这是蜡烛的一种变化—————形态变化。

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用你准备的材料研究蜡烛在不同情况下发生的不同变化。边观察边填写实验记录表。

实验记录表

(学生分组切割、点燃蜡烛实验,在小组长组织下交流讨论、填写实验记录,教师巡回指导。)

用实物投影展示各小组表格。

教师总结评价:同学们观察的真细致,实验结论有根有据,多数小组的实验表格填写详细、具体。

师:蜡烛越烧越短,这是为什么?

生:蜡烛燃烧消耗了蜡烛,所以越来越短。

生:蜡烛燃烧,放出了光和热,所以变短了。

生:出现黑烟、产生烟雾,所以变短了。

……

师:同学们观察的真仔细。我们一起做实验。将一个白瓷碗罩在蜡烛火焰的上部。过一会儿取下白瓷碗,观察它的底部有什么现象。

学生观察发现,杯底变黑。

师:这种黑色的物质是谁产生的?

生:是燃烧的蜡烛。

师:对,这就是蜡烛变成的新物质——————烟。

小结:物质的变化主要有两大类,一是形态的变化,二是产生新物质的变化。蜡烛燃烧的过程中蜡烛变成蜡油是形态变化,蜡烛燃烧产生烟是产生新物质的变化。

活动二:生活中还有哪些类似的变化?

引导看书第74页的图,小组讨论这分别是属于那一种变化?

生:折纸是纸的形态变了。

生:小麦磨成面也是形态变了。

师:谁来举一个生活中的形态变化的例子?

生:把易拉罐挤压变形。

(同学们跃跃欲试,争相发言。)

小组进行实验:把生鸡蛋放入醋中,组织学生观察出现情况。

观察结果:鸡蛋在醋中出现气泡,鸡蛋皮变软,所以属于产生新物质的变化。

看书第75页的图,小组讨论属于哪种变化?

全班汇报交流。

生:铁熔化成铁水是形态变了。

生:木条燃烧、面粉与鸡蛋混合加工制成蛋糕、鸡蛋在醋中产生气泡都属于产生新物质的变化。

师:谁来举一个变成新物质的变化?

生:点燃纸变成新物质。

生:铁生锈。

师:我们生活中有很多变化,分别属于那一种呢?我们来研究研究。出示课件。(吹气球、蒸馒头等。)

根据学生回答进行评价。

小结:像蜡烛熔化、纸折叠、铁熔化这样的变化,仅仅是形态发生了变化;像蜡烛、木块燃烧这样的变化,不仅仅是形态发生了变化,还会产生新的物质。只是形态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是物理变化,生成新物质的变化是化学变化。

【设计意图】小组讨论为学生自主探究提供充分的时间与空间,引导学生交流展示自己的实验过程和成果,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做的投入和扎实、思考的深入和全面,获得成功的喜悦,满足心理上的需要; 另一方面在交流中可以使其他学生受到启示, 共同提高。

3.自由活动:做面塑或泥塑。

请同学们看大屏幕。

(课件演示中国面塑和泥塑图片,开阔学生视野。)

师:面塑,俗称“捏面人”。它以糯米面为主料,调成不同色彩,用手和简单工具,塑造各种栩栩如生的形象。面塑艺术在我国已有一千多的历史, 山东面塑名匠李俊兴曾游艺东南亚多国。

下面请同学们用准备好的橡皮泥、面团,制作艺术品,比一比看一看,谁是能工巧匠。

(学生对此很感兴趣,捏出各种小动物、小饰物、小点心。)

展示学生作品,选出最优秀的作品。

【设计意图】科学知识来源于生活,也要回归于生活。让学生在动手活动中体验物质形态的变化,提高了热爱科学的程度,为今后进一步学习物质变化打下基础。

4.总结与评价: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5.拓展活动:

师:生活中,人们经常需要改变物质的形态,有时还需要生成新的物质。我们去找一找,试着做一做,让科学服务于我们的生活。

【设计意图】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鼓励学生把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激发他们继续探究的兴趣。把探究延伸到课外,培养学生终身热爱科学探究的好习惯。

  《《蜡烛的变化》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能从蜡烛的熔化和燃烧的现象中体验探究的乐趣,乐于合作交流,愿意用科学的眼光看待周围事物。

学会设计、完成简单的实验,并能对实验现象进行简单归纳,能用恰当的语言表达出来。

认识物质变化的两大类:一类仅仅是形态发生的变化,另一类是有新物质产生的变化。

过程与方法:

通过小组合作、亲自动手探究感知物质的两大变化。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实验观察,归纳出物质的变化有两类。

难点:会从周围的物质变化现象中判断两类变化。

教学准备:

演示材料:石灰水、PH试纸、酒精灯、三角架、石棉网等。

小组材料:蜡烛、火柴、烧杯、手工纸、白醋、鸡蛋、易拉罐、水、碘酒、土豆等等。

教学过程:

一、魔术引入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看魔术表演吗?老师学了一个小魔术,现在想给大家表演一手。

老师演示:

1、用PH试纸放入白醋中试纸变红

2、用PH试纸放入碱水中试纸变绿

师:这个魔术的变化神奇吗?神奇在那呢?对了!(颜色发生了变化)。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每天都会遇到许许多多的变化。(举起手中的蜡烛,)你们看,老师手里的蜡烛,当把它点燃时,一会儿,蜡烛会有什么变化?(生答:变短、发光了……)如果老师不小心把这支蜡烛掉在了地上,它又会有什么变化?(生:断开了。)其实这些变化的背后隐藏着一些科学奥秘,今天我们就来选择一个我们都比较熟悉的物体“蜡烛”研究它的变化。(板书:蜡烛的变化)

二、探究蜡烛的形态变化(物理变化)

1、过渡:蜡是大家非常熟悉的事物,下面请大家拿出自己带来的蜡烛仔细观察,比比看哪一小组观察的最仔细。

生:分组观察并完成记录表一的任务。

师:通过观察你们对蜡烛有了那些了解。

生:通过看一看、摸一摸、捏一捏、压一压等方法来了解蜡烛的特点,然后汇报。

2、师:如果要使蜡烛发生变化,你们有什么方法?

学生讨论:探究的方法

教师板书:折断、点燃、加热、泡在水里…

(1)师:演示折断蜡烛,问:蜡烛的什么变了?蜡本身变了吗?如果切成碎末呢?

生:…

师:板书:形态变了

(2)下面我们就来选择给蜡烛加热的方法来试一试。在实验前请大家猜测一下:加热以后,它会有什么变化?冷却以后又会有什么变化呢?这几位同学的猜测究竟对不对呢?我们还要通过什么来验证?

学生发言,交流猜测结果。

师:蜡烛在加热过程中,固体变成了什么?

生:蜡块加热时固体变成了流动的液体蜡油。

师:板书:加热     固体——————液体

又问:如果蜡烛停止加热冷却下来又会有什么变化呢?

师:板书:冷却:   液体———固体

小结: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可以发现:蜡烛从加热到冷却这一个过程,只是它的什么发生了变化?有没有产生新的物质?

(板书:没有产生新物质)

三、探究蜡烛的化学变化。

(1)过渡:下面让我们共同看看点燃蜡烛会有什么现象?P30

师:做这个实验时我们要注意些什么?

生:倾斜烧杯口,不能整个盖住…

师:观察烧杯壁有什么现象?

生:上台演示,请一些同学上来观察现象。(提醒只有一小会时间,注意观察)

师生:生成了水。   板书:水

(2)师生继续做第二个实验

师:你们知道这个实验看什么吗?(石灰水的变化)

师生小结:石灰水变浑浊,生成了二氧化碳。  板书:二氧化碳

(3)师生继续第三个实验

小结:生成了 游离碳        板书:游离碳

小结:通过这3个小实验我们又可以发现:蜡烛燃烧以后产生了哪些新的物质?

同学们的这个发现和科学家们的发现是不谋而合。其实大千世界的物质千变万化归纳起来只有这两种变化:形态变化和产生新物质的变化。

过渡: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生活中了解一下其他物质的变化又会怎样呢?同学们想不想探究一下呢?

四.分析生活现象巩固所学新知

下面这些现象属于哪一类变化?你的证据是什么?学生逐一解释。

1、生鸡蛋变成熟鸡蛋

2、面粉做成馒头

3、枫叶颜色发生变化

4、铁水变钢锭

5、火柴燃烧

6、水的三态变化

7、盐酸点在石灰石上

五:实践应用

师:上课这么久了,同学们都很紧张,下面咱们做个小游戏放松一下。请同学们拿出课前老师发的彩纸折个自己喜欢的小玩具,边折边想,这张纸在你的手中发生了什么变化?开始。

生:折纸。

生:发生了形态的变化。

师:同学们真聪明。如果我把它点燃呢?(师边说边点燃)

生:产生了新物质——烟和灰  还有  光和热呢。

解释开头魔术的秘密属于那类变化呢?(第二类变化)

六.动手实验认真观察研究,弄清实验中的变化类型

谈话:老师为大家准备了石灰水、白醋、生鸡蛋、白糖,还有易拉罐等。由于时间有限,我们不能把6个实验全部都做。每组只能选1个实验进行探究。现在小组成员凑在一起,赶快做出决定。(小组商量)

生:猜测:小组长带领一名助手上来领取实验材料。其他同学先猜测一下,你们要做的实验会出现什么样的结果。

(小组长和小助手取材料,小组实验,教师参与一组)

生:展示自己的成果。

小结:刚才我们动手实验进一步证明了物质变化有两类。虽然物质的变化是无穷无尽的,但我们课堂的时间是有限的,只要同学们课后留心观察、善于动脑,一定能发现更多有趣的知识。

《《蜡烛的变化》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