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稿

时间:2024-06-21 14:45:37
实用的说课稿范文汇编七篇

实用的说课稿范文汇编七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说课稿,说课稿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说课稿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说课稿7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说课稿 篇1

各位领导,各位同仁,今天我想和大家交流的是一堂写作课《爱,一直都在》。

一、说教材

本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综合性学习写作课,“献给母亲的歌”。是在学习了课文胡适的《我的母亲》、课外阅读老舍的《母亲》之后,由课内向课外的延伸。本课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健康美好的伦理亲情,引导他们感受爱、理解爱、奉献爱。通过本课多侧面的认识母亲,体会母亲的关爱,培养孝敬母亲的情感;全面了解母亲一生的酸甜苦辣,能够理性的思考母爱;培养用多种方式(实践、口语表达、写作)表达情感的能力。

二、说学情

从年龄发展阶段来看,八年级学生自我意识加速发展,独立性增强,他们对父母的教育方法有了自己的评价。但在心理上的不成熟又导致他们看问题的偏颇,从而引起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与父母交往中出现了一些问题。最大的问题在于部分学生心安理得地接受别人的爱而不知回报。

从写作实践来看,学生写作的困难主要是缺少素材或不会积累素材,尽管母亲是自己最熟悉的人,作文时还是搜肠刮肚、编织故事,文章干巴巴的,人物形象千篇一律,缺乏真情实感。我曾经在教学中总结过一个笑话:学生笔下的妈妈们统一干三件事,感冒发烧,半夜送医院,凌晨守床头;放学暴雨,送伞湿自己,背过臭水沟;考试砸锅,不但没臭骂,安慰暖胸口。

三、说教材处理

针对以上情况,我对教材进行如下处理:

1.将情感激发的重点放在了解母亲上。原来教学本课时,将课堂重点放在激发对母爱的体验上,但是这样缺乏了对现实生活中母亲的了解,这种对母爱的体验容易流于形式,变成了名家名篇名句做代言的局面。在本堂课的45分钟里,学生要做到透彻地了解母亲是不可能的,但我希望他们能意识到母亲的社会身份不仅仅是儿子的妈妈,她还是妈妈的女儿,丈夫的妻子,以及公司的职员等等。也就是说,母亲不是仅仅为儿女而存在的,她也有自己的喜怒哀乐。她对儿女的爱不是天经地义的,是伟大的无私奉献。

2.将写法指导的重点放在如何观察和体验上。如何了解母亲,就从日常生活的观察入手,观察母亲的外貌、言语、行动等等,在观察的基础上,体验母亲的内心世界,感受母亲对生活的态度,对自己的关爱。

四、说教学设计和学法指导

1.导入

老师深情讲述汶川大地震中的伟大母亲。当救助人员发现她时,她已经死了,被垮塌下来的房子压死的。这是世上最伟大的死亡姿势:她双膝跪地,身子前倾,双手着地支撑身体,成匍匐姿势,身体被压得变形,成为人与大自然抗争的雕像。后来,救援人员在她的身子底下发现,有个孩子还活着。人们小心翼翼地清理开她身上的废墟,从她的身下抱出被小被子裹着的孩子,约三四个月大,孩子完好如初,还在安静地睡着。医生准备给孩子做身体检查,发现被子里有一部手机,屏幕上有一条妈妈留给孩子的短信“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

这是一个平凡的母亲,一个伟大的母亲,纵使双膝跪地,身体变形,她也要撑起孩子那一方狭小的摇篮,让孩子甜甜地安然入睡!正是她的这个本能反应,让所有的中国人在这一刻记住了她——母亲。如果让我来歌颂世间最崇高、最伟大的人,那么我首先选择的就是歌颂母亲。今天,就让我们谈谈对母亲的了解,把感受到的母爱说出来,把对母亲的感激唱出来,把对母亲的爱写下来。

(学生学法:本环节的设计目的在于以深情的讲述激活学生的认知,,在事件的感染下自然地打开自己的心门。)

2.不同的母亲.相同的爱

以任务为驱动,引导学生收集资料,感悟深刻母爱。学生所说的母爱都是生活中最常态的母爱,来自于母亲的天性,如何让他们体会到母爱的无私博大,无处不在的资源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引导学生从新闻报道、影视音乐、文学作品三方面查找有关深层意义上的母爱资源。设定如下任务:边浏览边将感动你的内容保存下来,可以选一张感人的图片,写上自己的心里话,或是摘录一段文字,配上自己的感受。

学生制作好后,对学生的作品进行展示和点评,将学生在动手制作中对母爱的深刻领悟,加以总结提炼:原来生活中的母爱也是多种多样的,既有脉脉温情,又有着理性的光辉。

(学生学法:这一步,由浅入深使学生在动手动脑、积极参与中感知、感受母爱)

3空气.母爱

一千位母亲有一千种爱,一千种爱却是同一种情怀。从同学们的感受中老师不难发现:即使有时儿女们再不能理解母亲,,母亲依然会用博大的胸怀包容一切,然而沐浴在母爱中的你们真正了解自己的母亲吗?

其实妈妈也曾年轻过,也曾美丽过,不,应该说一直很美丽,只是我们没有发现,现在让我们的记忆回到最初的年代,那个属于妈妈的青春年华!我们的妈妈漂亮吗?大家的手里都有一张妈妈昔日的照片,和大家说说照片背后的故事吧!

为妈妈昔日的照片题写标题,说说妈妈年轻时对于事业和生活的梦想和追求

展示母亲对孩子倍加呵护的图片

(学生学法:配以课件展示一个孩子从摇篮中婴儿蹒跚学步、学会走路,再到背起书包去上学这一成长阶段中母亲精心呵护与照料的画面,让学生重温童年生活的美好,感受最初的浓浓母爱,拉近与母亲的距离。)

布置任务:仿写汪国真《感谢》中的一段诗文,把你对母亲的独特认识与感恩之情用文字的形式表达出来。

4以后.我的爱

有了上面情感的层层深入,转而以问题的形式启发学生:其实,妈妈从你们出生那天起,就把整个世界都作为礼物送给了你们。作为回报,你们又做了些什么呢?从而完成了对学生由知识到行为意识的引导.

当你1岁的时候,她喂你并给你洗澡,而作为报答,你整晚哭着。当你3岁的时候,她怜爱地为你做菜,而作为报答,你把一盘她做的菜扔在地上。 当你4岁的时候,她给你买下彩色笔,而作为报答,你涂满了墙与饭桌。当你们14岁时,作为报答,懂事乖巧的你们为自己亲爱的妈妈洗了一次脚。有没有哪位细心的同学留意过妈妈当时的表情?(有些难为情?感动?欣慰?)想知道你们的妈妈会对你们说了些什么吗?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

(学生学法:课前布置了一个特别的任务,给妈妈洗脚。用视频记录母亲的幸福瞬间和灿烂的笑容,给学生以最直接的感官冲击,此时配合舒缓的音乐,将课堂的气氛推到高潮。)

最后以书写叶片型的卡片的形式,让学生的情感得以释放,此时的他们写作已经不再是一件难事,而是一种水到渠成,自然而然的真情流露。

说课稿 篇2

我说课的内容是湖南美术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规范实验教科书小 ……此处隐藏7484个字……/p>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了解中国石拱桥的特点,理清说明的顺序。

(2)学习几种常见的说明方法,品味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3)了解我国桥梁建设所取得的光辉成就,激发学生赞赏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无穷智慧和力量的感情。

3、教学重点、难点

(1)说明事物应抓住事物的特点。

(2)选取代表性事例说明事物。

二、教法与学法

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采用了演示、投影、创设问题情景法、讨论法、归纳法等,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并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培养学生动手、动口、动脑的能力,达到不但使学生爱学,还要使学生会学,为了提高课堂效率,适当辅以多媒体技术,尝试一种较为宽松的学习方法,使语文学习具有开放性。

三、教学设计

本节课我遵循“教学——探究——归纳——应用”的原则,为了落实教学的重、难点我的教学将按照“整体感知——研读品味——自由探讨——拓展延伸”这一流程进行。

A、整体感知:

(一)导入新课

展示课件:教师出示一组桥的图片,让学生自由说出桥的名称

……是啊,桥的出现,方便了交通,美化了我们的生活,让学生自然、亲切的走进语文课堂,创造一种宽松的学习环境。

(二)教师配乐范读课文或听录音

朗读要求:①明确语气、语速、语调及重音的把握;②带着问题听读课文。

1、石拱桥的特点是什么?

2、中国石拱桥有什么特点?

3、本文按什么顺序说明的?

听读之后,学生讨论明确三个问题,教师用投影片或课件显示。

B、研读品味:

本文先概括介绍了中国石拱桥的一般特点,又以赵州桥和卢沟桥为例做了具体说明。那么作为杰出代表,它们又各有什么特点?作者又是怎样介绍的呢?(自然过渡到赵州桥的学习)

研读④⑤小节赵州桥部分。展示课件:赵州桥图

创设问题情境:

1、赵州桥高度的技术水平和不朽的艺术价值,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用最精炼的语言概括赵州桥的四个特点)

2、以上四个方面的特点位置能否互换,为什么?结合“不仅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分析。

3、这两段文字运用了什么说明顺序?哪些说明方法?

4、画出赵州桥平面示意图,标上各部分数字,评选十篇优秀作品展示,找出五篇较差的作品,让学生互相纠错,找出存在的问题。(可能出现的主要问题: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有的可能画在两端,进而让学生体会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四人一小组讨论完成以上问题。讨论的方法可以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及归纳分析问题等方面的能力;绘制平面图,培养了学生动脑动手的能力,在教学中让学生积极参与活动,享受成功的欢乐。

教师多媒体投影明确:(重点解决第1、2问)

弓形独拱

拱肩加拱结构坚固(而且)

拱圈拼成

(展示28道拱圈剖面图)

结构匀称形式优美(不但)

教师用课件显示赵州桥的特点

C、自由探讨:

1、运用学习赵州桥的方法,小组互动,分析作者是怎样介绍卢沟桥的?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说明卢沟桥的特点?

(教师用课件展示卢沟桥的图片,让学生对照图片,参考课文内容来介绍。对学生说明文的口语训练)

用课件展示卢沟桥的特点。

2、讨论:从内容、顺序及说明方法比较卢沟桥与赵州桥的异同点。

教师小结:以上我们通过介绍赵州桥、卢沟桥的特点,进一步说明了中国石拱桥的特点。

下面进一步分析中国石拱桥取得成就的原因。

D、拓展延伸:综合学习实践活动

请同学们根据自己所学到的知识介绍自己所喜欢的书或笔。

这一环节的安排不仅起到了复习所学内容的作用,还训练了学生说明文的写作。

附、板书设计

石拱桥的特点:形式优美、结构坚固、历史悠久

赵州桥(独拱)

中国石拱桥

卢沟桥(联拱)

长虹大桥

解放后

双曲大桥

说课稿 篇7

【教材分析】

本节课属于空间与图形知识的教学,是小学阶段几何知识的重难点部分,是小学学习立体图形体积计算的飞跃,通过这部分知识的教学,可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想象能力,较深入地理解几何体体积推导方法的新领域,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几何知识奠定良好的基础。本节内容是在学生了解了圆锥的特征,掌握了圆柱体积的计算方法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重视类比,转化思想的渗透,直观引导学生经历“猜测、类比、观察、实验、探究、推理、总结”的探索过程,理解掌握求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会运用公式计算圆锥的体积。这样不仅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还能培养学生抽象的逻辑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设计理念】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应放手让学生经历探索的过程,在观察、操作、推理、归纳、总结过程中掌握知识、发展空间观念,从而提高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掌握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能运用公式求圆锥的体积,并且能运用这一知识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直觉猜想——试验探索——合作交流——得出结论——实践运用”探索过程,获得圆锥体积的推导过程和学习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求知精神,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能积极参与数学活动,自觉养成与人合作交流与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圆锥体积公式的理解,并能运用公式求圆锥的体积。

【教学难点】圆锥体积公式的推导

【学情分析】

学生已学习了圆柱的体积计算,在教学中采用放手让学生操作、小组合作探讨的形式,让学生在研讨中自主探索,发现问题并运用学过的圆柱知识迁移到圆锥,得出结论。所以对 于新的知识教学,他们一定能表现出极大的热情。

【教学流程】

一、复习导入。

1、说出圆柱和圆锥各部分的名称及特征:

2、设疑:圆柱的体积公式用字母表示是(V=s h )。

圆锥的体积公式用字母表示是( ? )。

3、回顾圆柱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能不能用转化的方法推导出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呢?

二、创设问题,实验探究。

准备两个容器,一个圆柱和一个圆锥,看看圆柱与圆锥的底和高各有什么关系?

用适量的水探究等底等高圆柱与圆锥的体积之间有什么关系?

分析归纳总结试验结论。

用字母表示出它们的关系。

三、实践运用,提升技能。

教学例题3.

四、练习巩固,提高能力。

1、口答题。

2、判断题。

3、拓展运用。

《实用的说课稿范文汇编七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