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工作计划

时间:2025-04-11 16:46:21
半年工作计划范文汇总6篇

半年工作计划范文汇总6篇

时间的脚步是无声的,它在不经意间流逝,前方等待着我们的是新的机遇和挑战,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计划吧。那么你真正懂得怎么写好计划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半年工作计划6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半年工作计划 篇1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教育科研“推进课改,促进学生,成长教师,发展学校”16字工作宗旨;认真落实嘉定区进修学院“研训教”一体化工作思路;严格按照汪卫平副局长对学校科研工作“健全制度、规范管理、引领教师”的要求;紧紧围绕20xx年嘉定区规划课题、校龙头课题《民族精神教育校本课程建设的实践研究》积极做好我校科研工作。在继续做好区重点课题《学校教学资源库建设与运用》成果推广和各级课题研究工作的基础上,探索科研信息化的新思路,并为促进学校发展和教师成长,为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发挥更显著的作用。

二、工作重点

1、努力做好20xx年区规划课题、校统领性课题《民族精神教育校本课程建设的实践研究》的成果推广工作,并配合校长室、教导处组织召开好年底的成果展示现场会。

2、认真做好20xx年区级规划课题《充分利用教材资源,有效培养一年级新生语文学习习惯》的续研和结题工作。

3、以谢校长领衔的新课题《教师专业发展“学习、反思、实践”模式的校本应用研究》的研究为抓手,规范管理校级各类课题的研究工作,尤其是校“项目课题”的开题、实施和结题工作,从中探索“研训教”一体化的工作方式,从而提升教师研究水平,保证课题研究的有效性。

4、进一步做好区重点课题《学校教学资源库的建设与应用研究》的成果推广,探索科研信息化的新思路。

三、具体工作

(一)重视科研培训工作,提高教师科研素质

1、外出学习。按照学校教师的实际和培养青年骨干教师的需要,遴选陆利群、孟婷、姚晓艳三位老师参加区《教育科研方法》系列专题讲座,选送刘海燕老师参加课题协作型联片研究活动,要求参加培训的教师认真参加活动,细细消化知识,积极推广所学。

2、校本培训。发挥科研室的工作职能,向全校教师普及教育科研理论及方法,发布教育科研信息及趋势;以本校涉及语、数、英三门学科的5个“项目课题”为载体,引导部分教师规范地开展课题研究;以“项目课题”的开题论证、中期汇报、结题论证三次常规活动为学习案例,进行校本培训,提高本校各项课题实施的有效性。

3、网络互动。利用学校网站及教师个人主页等网络平台,向教师们推荐各自教育科研的学习体会、案例分析、反思研究,提高全校教师教育科研水平。

4、自我提高。各专任教师每人订阅教育科研报刊至少一份,平时多加自学充电,每学期摘抄相关资料至少5篇,并认真做到学以致用,提高全校教师自身科研能力。

(二)完善科研管理制度,加强科研队伍建设

1、校际互助。科研室负责人认真参加本学期的关于科研制度建设的研讨会,并学以致用,根据学校实际,完善学校各项科研管理制度,尤其是科研考核制度和科研奖励制度。

2、严格实施。按照规章制度,以身作则,定期检查课题研究实施情况,提高科研制度的执行力。

3、形成骨干。校、镇、区各级骨干教师必须人人有课题,申报高一级职称的教师必须人人有课题。在热心开展课题研究的教师中选拔、培养科研骨干,以期提高校科研层次;发挥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交流讨论,互相学习,推广教学实践中的成功经验,提高全校教育科研质量

(三)强化科研过程管理,收获课题研究效能

1、认真学习。

(1)以校“项目课题”的研究为载体,扩大如何进行“开题报告、中期汇报、结题论证”的培训面,尽量使每位专任教师都了解课题研究的基本步骤。

(2)要求专任教师认真参加各次培训,积极参加讨论活动;有课题立项的教师,在教研组长的带领下,在组内依次开展开题、实施、结题等活动。

2、教研一体。结合学校“反思课”“汇智课”“擂台赛”等教研活动,开展“项目”课题的开题论证、中期汇报和结题论证三次常规活动,增强教师们的科研意识,探索符合本校实际的“教研训”一体化模式。

3、立项申报。

(1)细致开展本学年课题立项与申报的宣传发动工作,以谢校长领衔的新课题《教师专业发展“学习、反思、实践”模式的校本应用研究》的研究为抓手,引导教师根据自身实际有针对性地参与“项目课题”、“特色课题”、“首席课题”、“微型课题”的申报,吸纳不同层次的教师参与课题研究,以提高课题研究的参与率。

(2)利用网络,辅导教师写好项目申请书,提高项目申请书的编写质量。

4、实施过程。

(1)科研室认真做好本学年校级课题的审核和开题工作,及时向老师反馈各类信息,以便老师顺利开展下阶段工作。

(2)参与课题研究的教师要有意识地阅读相关专著或书籍,每月一次,做好摘要笔记;有研究有记录,每月一次,对研究的设计、过程,每一个细小的案例、结果做好收集、归纳、统计、分析。

(3)实施过程中,要求每位承担课题研究的教师均建立资料收集袋,收集读书摘要、心得体会、研究案例等,并在各个不同层次承担公开教学,体现课题研究的情况。

3、结题推广。

(1)做好20xx年区级规划课题《充分利用教材资源,有效培养一年级新生语文学习习惯》的结题工作。

(2)参与20xx年度教育科研论文评选活动以及其他征文活动,通过评选活动和网上介绍等形式,促进成果的总结和推广。

(四)依托科研统领课题,展示我校科研特色

1、统领性课题。

配合校长室、教导处做好学校统领性课题的成果推广工作,编撰出版校本教材,同时将研究成果逐步推广到“毽球”和“中国象棋”;为学校统领性课题成果展示现场会做好相关工作,通过推广与展示活动展现我校科研工作特色。

2、重点课题。

在做好区重点课题《学校教学资源库的建设与应用研究》的成果推广的基础上,探索科研信息化的新思路,实现学校教育科研工作网络化的目标。

四、时间预排

1、20xx年9月

(1)制定本学期校教育科研工作计划。

(2)本学年课题申报宣传发动、辅导及申报。

(3)校“项目课题”实施计划研讨。

(4)拟订校科研管理制度。

2、20xx年10月

(1)校级课题审批

(2)20xx区级规划课题结题工作研讨。

(3)结合教研组的汇智活动,进行各“项目课题

”开题会。

(4)校统领性课题成果展示准备会。

(5)案例征集评选活动。

3、20xx年11月 ……此处隐藏5797个字……《**墓保护规划立项报告》和《**墓保护规划编制预算》,《**墓保护规划》文本通过国家文物局的评审。三是做好文物汛期安全巡查。完成**雨污分流工程,解决寺内积水问题;及时对**墓抽水泵进行检修,排除汛期安全隐患。四是有序推进文化地标建设。收集和梳理**区重点区域和点位的历史文化地标资料,完成《**区历史文化资源汇编》的文本撰写。五是强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编辑出版非遗保护和宣传画册《文脉流韵:**区民间文化艺术选集》;新申报非遗传承人和传习所中2人列入成都市第二批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1个社团组织列入成都市第二批非遗传习所。完成成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企业调查,协助完成《成都市非遗图典》**区入选项目照片拍摄工作。积极参加成都市非遗保护业务培训会等各类专业培训,文化队伍遗产保护专业水平明显提升。

(七)全面强化文化市场管理。一是完成文化市场“三个一遍”整治工作任务。二是推进文化市场管理规范化建设,免费发放230个警示牌;加强网吧发展管理工作,进一步调整网吧市场准入政策。规范行政审批,共办理行政审批事项58件,办结率100%,群众满意率100%。三是完成“扫黄打非”台账建设,认真开展“扫黄打非”和“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工作,以查堵非法出版物和打击侵权盗版为重点,组织开展各类专项行动5次,收缴各类违法盗版音像制品、盗版书报刊1.5万余张(册、盘),取缔非法销售出版物游商地摊**个。四是强化综合执法。规范行政权力运行工作,全面梳理出行政权力事项461项。扎实有效开展各项专项整治行动,组织集中整治、联合执法行动**次,出动检查人员**60余人次,检查790余家次,监管演出15场,办理行政执法案件**件,受理查办举报45起,办结率100﹪,未出现一起行政复议、行政诉讼。

(八)切实加强文化市场安全生产。一是与全区230家单位签定安全生产责任书,明确各文化市场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组织培训3次,发放安全培训检查记录册300余册、资料800余份。二是扎实开展“百日安全生产活动”和“**区文化市场汛期安全生产大检查”。三是完善经营单位制度建设,重点对网吧和娱乐场所的《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和《应急预案》等内容进行了补充完善,并督导落实。四是加强节假日期间安全检查,完成重大节日、重要活动及“xx”敏感时期广播电视安全播出工作,确保节日期间、重点时段文化市场稳定健康有序。

(九)狠抓干部队伍建设。一是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通过精心制定实施方案、深入动员部署、领导带头示范、广泛收集意见和注重实效成果等措施办法,着力构建“抓落实”的工作格局,确保活动实实在在推进。二是坚持活动与工作两手抓、两不误、两促进,深入开展“走基层、下网格、进家庭、听民意、办实事、惠民生”主题活动,真实全面了解收集情况,积极解决群众困难,努力达到“双满意”的活动成效。三是建立民生诉求台账和民情日记制度,及时真实地反映群众呼声、建议和生产生活中需要解决的各种困难、问题,建立完善“管长远”的工作机制。四是加强执法培训,大力提升执法人员的行政执法水平和综合素质。五是办结人大建议、政协提案主办件和协办件共11件,代表委员对办理工作和办理结果满意率均为100%;按时办结网络问政等信访件21件,有效确保了群众满意率。

二、20xx年下半年工作计划

(一)深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继续实施市民文化艺术服务中心(区文化馆、图书馆新馆)建设,完成新馆装修设计、弱电设计及设施设备采购工作;完成**路、二仙桥、建设路等3个街道综合文化活动中心特色打造,完成双水碾街道云景社区等5个社区文化活动室的主题文化社区建设;完成全区公共文化数字化管理平台建设并投入使用,启动公共文化数字化服务平台建设。完成公共图书的采购更新,并做好公共图书流转及“通借通还”服务。试点探索活动中心的服务外包。开展**区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建设,制定服务标准。完成我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的申报工作。

(二)着力组织开展文化活动。完成20xx年国际友城青年音乐周群众品牌活动;组织开展并参加20xx成都市文化四季风·音乐消夏、欢歌庆秋、劲舞暖冬各项比赛活动;开展**区邻里文化节、**之声·社区合唱节、全民阅读等品牌活动,继续开展“筑梦家园·文化同心”20xx**区“走基层”主题文化活动,及“戏曲进社区、高雅艺术进广场、文化直通车进校园、慰问演出进工地、公益电影进院落、文艺培训进中心”等“六进”文化惠民行动,积极配合市广新局实施“公益电影进影院”文化惠民活动。

(三)继续实施文化艺术培训工作。以“以创代训”方式开展文化类社会组织的培训和扶持;完成市民文化艺术学校摄影、戏剧表演、**清音、二胡演奏等项目培训,培训学员1500余人次;根据街道需求,向各街道综合文化活动中心安排文化培训150课时;区图书馆开展公益讲座6期、中老年电脑知识免费培训班1期、各种少儿暑期及阅读推广活动5场。

(四)大力促进文化产业和文态建设。进一步调整文化产业工作思路,找准产业发展促进工作抓手,探索政府部门产业促进工作模式。继续做好二环路沿线配建经营性文化设施项目促建服务工作,及时跟踪业态选择和招商情况,确保相关设施经营项目落地。做好新华社区(校园)数字院线和亚太影展项目跟踪服务工作,力争项目落地。认真做好公建配套文化活动中心项目跟踪、设计审查、验收移交等促建服务工作。密切配合市文化局,研究制定“文化公共设施配套建设设计要求”行业标准。加强文物保护工作,启动**墓维修工程设计立项申报工作,完成**墓维修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并通过发改委项目立项。继续开展可移动文物“一普工作”,实施全区可移动文物的普查及平台登录工作。实施**区文化地标建设,完成不少于5个点位的地标标识设置工作。

(五)全力加强行业监管。一是运用**热线服务平台和文化市场移动执法平台,积极稳妥处理群众举报,及时查处违规行为,不断提高监管效率,提升文化市场综合执法信息化水平。二是构建全区文化市场监管网络,提高文化市场管控能力。全面完成基层文化市场委托协管工作,组建文化市场协管员队伍,将文化市场委托协管工作延伸到街道、社区,构建市、区、街道、社区四级监管网络。三是深入开展各项专项整治行动工作,强化重点领域和重点点位的监控。四是加强文化市场安全生产工作,积极配合和联合相关单位加强对文化市场经营单位的安全宣传教育和监管查处,做好全区广播电视安全播出工作。五是组织开展“扫黄打非”进社区、版权保护进社区等主题活动,净化社会文化环境。六是依托行政权力依法规范公开运行平台,推进执法规范,进一步完善执法队伍建设、行政执法等相关制度建设,积极推进行政执法规范化、法制化。

(六)建章立制促队伍建设。继续扎实高标准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思想作风建设和业务能力提升为重点,全面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工作,不断改进工作作风。制定《**区文广新局政府采购管理制度》和《**区文广新局聘用人员管理制度》,以制度规范管理,强化执行和落实,不断提升为人民群众服务意识、能力和水平,确保高效能推进重点工作,全面完成年度各项目标任务。

特此报告。

《半年工作计划范文汇总6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